找到相关内容637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

    全力地追求,最终只落得个破灭之苦,岂不太悲惨吗?为什么要死死执著虚假之法呢?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样可笑。歇下狂心,万事皆休,痴迷的众生却偏要沉迷其中幻想、执著,真是可悲! 从十二缘起观察“欲是生死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5476344.html
  • 基本佛法--皈依三宝

    基本佛法--皈依三宝 三宝的意义是;佛宝指释迦佛;法宝指佛所说之法,包括四圣谛、八正道、十二缘起等戒定慧学;僧宝指跟随佛修行的信徒,有出家五众;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那、沙弥和沙弥尼,及在家...,四种世界有边无边见,四种无尽诿语,二种偶然缘起,十六种想永生见,八种非想永生见,八种非想非非想永生见,七种断见,五种现时现地涅盘见) 9.免除三种固执之邪见(无因生,无作业,断见) 10.能使我迅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2376702.html
  • 佛理要略

    非无因亦非邪因,故进明正因缘法。此正因缘法,在说明因缘生果之道理,有众多经论广明。今略释分二:   1.十二缘起十二缘起者,谓无明缘起行、行缘起识、识缘起名色、名色缘起六入、六入缘起触、触缘起受、受缘起爱,爱缘起取、取缘起有、有缘起生、生缘起老死之十二种法。应知在佛法中明正因缘法,即所有一切五趣、三界之正报依报等法,皆因缘生;而十二缘起正明异熟因果,非无因或邪因也。此中所谓无明,即对于异熟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4239550.html
  • 生命轮回的秘密 十二因缘

    生命轮回的秘密 十二因缘   1.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支,是以三世十二个段落(支)的因果关系,说明凡夫众生生死的流转相续。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,一个因缘升起,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,故阿含经说:“有此故有彼,此生故彼生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”   2.十二因缘分别是: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   (1)无明——过去世烦恼的总称,无明妄动,才导致了以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0856776.html
  • 缘起应断支”与“胚胎干细胞研究”访谈侧记

      “缘起应断支”与“胚胎干细胞研究”访谈侧记   ——昭慧法师答Lokamitra与Jennifer   陈悦萱整理   一、“十二缘起应断支”的法义讨论   九十六年七月八日下午,印度...印度佛教性别问题现况。   傍晚时在慈晖台茶叙,提到对十二缘起支的看法时,世友先生从其师承系统,认为“受”支是关键,应要先断“受”,游老师则认为从印顺导师《佛法概论》提到的“无明相应触”来看,应该要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40279880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57)

    叫彼法的因,此法可以改变彼法的性质。 琉璃的蓝色也要观待他法,它之所以是蓝色而不是白色,肯定有一种因缘。一个法的生住坏灭,是外十二缘起或内十二缘起在起作用,无情物依靠外十二缘起[5],有情物依靠内十二缘起[6],龙猛菩萨说:“未曾有一法,不从因缘生。”既然如此,琉璃的蓝色也必定是因缘所生,只不过它的因不明显罢了。就好比蓝色的布匹,我们看不到它在工厂里怎么染的,但不能因为看不到就认为它是天然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0192424448.html
  • 般若中观的心理效应和佛教的自我否定再生法

    无为法的桥梁。  《心经》中讲到了苦、挂碍、颠倒梦想、十二缘起这些四圣谛的苦集二谛,当然也讲到了解脱于苦的“灭、道”二谛,其方法就是般若。般苦学在印度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派,其代表人物就是龙树和他的...方法,还融通和否定了六根六尘十八界,融通和否定了十二缘起,最后用“无苦集灭道”,连佛教的根本——四圣谛也一概加以否定。对于这个否定,一般熟悉佛教、信奉四谛法的人很不理解,但《心经》又是那样的权威,这就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0239356.html
  • 关于《心经》的般若中观

    中讲到了苦、挂碍、颠倒梦想、十二缘起这些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,当然也讲到了解脱于苦的灭道二谛,其方法就是般若。般苦学在印度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派,其代表人物就是龙树和他的代表作《中论》。因为龙树和他的《...十八界,融通和否定了十二缘起,最后用“无苦集灭道”,连佛教的根本——四圣谛也一概加以否定。对于这个否定,一般熟悉佛教、信奉四谛法的人很不理解,但《心经》又是那样的权威,这就使人产生了困惑。  其实这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1256714.html
  • 般若中观和佛教的自我否定

      《心经》中讲到了苦、挂碍、颠倒梦想、十二缘起这些四圣谛的苦集二谛,当然也讲到了解脱于苦的“灭、道”二谛,其方法就是般若。般苦学在印度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派,其代表人物就是龙树和他的代表作《中论》。...和否定了六根六尘十八界,融通和否定了十二缘起,最后用“无苦集灭道”,连佛教的根本——四圣谛也一概加以否定。对于这个否定,一般熟悉佛教、信奉四谛法的人很不理解,但《心经》又是那样的权威,这就使人产生了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5265089.html
  •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

    百年期间的初期佛教,心识论尚未成为所谓“心识论”的问题,只是在谈人们的苦恼及其解脱时,同时也会自然说明心识。在此意义下的心识说,可从佛教的根本教理─五蕴说、十二处十八界说、缘起说等中发现。  【五蕴说...在教理上有不同的解释。这点待后叙述。  (三)缘起说与心识论  【十二缘起与心识论】 以上五蕴说、十二处十八界说中的心识论,是叙述心的作用或主体,是我们精神内容的存在,[305]它是无常、苦、无我的,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448004.html